全国咨询热线
日前,《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方案(2025—2035年)》正式印发实施。12月19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有关情况。到2035年,山东率先建成交通壹号娱乐,强国示范区,基本形成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物流体系,其中全省高速(城际)铁路里程达到6500公里。
《建设方案》对未来十年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进行了科学谋划和顶层设计,明确将锚定打造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率先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总目标,以互联互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做好示范。
到2035年,率先建成交通强国示范区,基本形成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物流体系,主要发展指标达到国内领先、世界一流。全省高速(城际)铁路里程达到650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5000公里(含研究线公里),运输机场数量达到16个、通用机场达到100个,在全国率先实现乡镇及以上行政中心30分钟上高速,县级行政中心45分钟上高铁、60分钟到机场,设区市行政中心30分钟上高铁、50分钟到机场,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达到400个,内河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达到700公里,有力支撑三大经济圈内1小时通达、省内各市间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的“123”客运通达网和省内1天送达、国内2天送达、国际主要城市3天送达的“123”物流网,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率先建成“三个样板”:一是围绕率先建成一体高效、链接全球的交通运输互联互通样板,部署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打造综合交通枢纽、推动客货运输服务提质增效、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等4项重点任务,着力畅通通道、织密网络、建强枢纽、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山东在全国乃至全球交通运输格局中的位势。二是围绕率先建成创新赋能、多元融合的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发展样板,部署研发新技术、推进数智化、探索新规制壹号电子下载入口,、培育新业态、壮大低空经济等5项重点任务,积极培育和发展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以创新引领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三是围绕率先建成绿色人文、安全韧性的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样板,部署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推进交通运输文化发展、提升交通运输安全保障能力等3项重点任务,助力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全国交通运输转型发展新高地。
实施十大示范引领性工程:一是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建设工程,重点将建设世界级专业化港口基础设施,提升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打造一流对外开放新高地。二是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工程,重点将建设智慧绿色内河航运基础设施,打造河海(江)联运样板,统筹推进内河港产融合发展。三是“东西南北中、一环游山东”旅游风景道建设工程,重点将贯通五大旅游交通廊道,完善旅游风景道沿线旅游驿站体系,提升旅游交通服务品质。四是高速铁路建设管理模式示范工程,重点将完善高铁建设山东模式,探索创新壹号娱乐,铁路综合开发模式,打造地方铁路质量监督示范样板。五是济青航空双枢纽建设工程,重点将提高航空枢纽保障能力,提升航线网络覆盖联通水平,打造区域性航空物流集散中心,大力发展临空经济。六是“四好农村路”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工程,重点将建设高标准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农村公路建管养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兴村富民作用。七是多式联运山东品牌建设工程,重点将加快完善国内多式联运网络,创新跨境多式联运网络,推广应用多式联运“一单制”。八是智慧公路山东样板建设工程,重点将建壹号娱乐,设智慧公路山东品牌,打造公路智慧管养新模式,强化智慧公路技术研发应用。九是智慧港口山东样板建设工程,重点将推动港口设施设备智慧化,建设智慧生产管控平台,强化智慧港口关键技术研发。十是交通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工程,重点将完善新能源补给设施布局,推进“低碳、零碳”示范项目建设,强化交能融合技术装备研发。
两年多来,省交通运输厅聚焦打造互联互通、流通服务、智慧智能、绿色低碳、现代治理五个示范,建立专项工作机制,迅速开展“十五项推进行动”,示范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多项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交通强国试点成效显著。山东承担的首批5项交通强国试点进展顺利,交通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在全国率先建立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机制;智慧港口试点,创新打造港口云生态和智慧大脑“两大平台”;高速铁路建管模式试点,实现我省高速铁路建设、运营管理等模式创新;“四好农村路”齐鲁样板试点,全面建立覆盖县壹号电子下载入口,、乡、村道的“路长制”管养新机制;智慧高速公路试点,建成京台高速泰枣段、济青中线济潍段等全国领先智慧高速。
综合立体交通网持续完善。2022年以来,山东综合交通投资超9000亿。建成5条高速铁路,出省通道达到5个,全省高铁里程跃居全国第一位。建成16条高速公路,里程突破8600公里,六车道及以上占比提升到37.9%。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加快建设,大型泊位规模位居全国首位,“世界上有多大的船,山东就有多大的码头”。京杭运河2000吨级船舶、万吨级船队直达长江。烟台机场二期、济宁大安机场建成投用,机场数量居华东地区首位。
综合运输服务能力全面增强。278条国际货运航空、海运外贸航线条中欧班列运营线路通往世界各地。沿海港口吞吐量居全国第一位,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吞吐量均跻身全球沿海十大港口。开行“济青快线”列车,济南青岛实现高铁“公交化”运行。全省机场累计执飞航线家吞吐量千万级机场。济南、青岛、临沂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
智慧绿色水平显著提升。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4个,省部级23个。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全球领先。中车青岛四方成功研发时速600公里磁悬浮列车。建成全国第一座领先水平的高铁轨道板智能工厂。山东是全国绿色交通省,建成全国首条零碳智慧高速—济青中线、首个自我中和的济南东“零碳服务区”,高速公路路域光伏发电总装机量全国第一。
省科技厅着力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产业创新,推动山东交通领域高质量发展。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科技创新引领标志性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围绕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领域,一体化推进关键技术攻关、重大产品研制和示范应用。聚焦低空经济发展需求,研究制定《山东省低空经济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2027年)》,拟于近期印发实施。为交通科技创新提供了有效政策支撑。
2021年以来,通过“揭榜挂帅”“军令状”等实施了20余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涵盖了无人机、智慧铁路、智慧交管、新能源汽车等方向,支持省级财政经费超4亿元,产出了一批关键性、引领性创新成果。
同时,强化重大集成创新,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港口集团、空天研究院、宏桥新材料等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聚焦智慧港口、北斗星动能、铝基轻量化等核心装备国产化需求,企业牵头实施“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科技示范工程。
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方面,通过加强对内燃机与动力系统、高速磁浮、智能交通等国家重大创新平台的支持,引领带动全省重大创新平台体系化建设。今年批复建设济南空天信息山东省实验室,围绕交通大模型、智能监测、无人系统、动力系统等方向,新布局建设了10余家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全面提升我省交通领域创新水平和产业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