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2023年,中国外贸“新三样壹号平台首页,”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全年合计出口突破万亿元大关,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900万辆,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
今年一季度,中国光伏发电新增并网容量4574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2193万千瓦,分布式光伏新增2381万千瓦。
一张张成绩单,反映了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折射出惠及世界的澎湃活力。
以世界眼光、时代眼光壹号平台首页,、历史眼光看,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是中国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的生动缩影。放眼未来,中国新能源产业将在开放合作中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制造业企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幅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努力促进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智能化、数字化赋能的劳动资料和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从而不断提高产业综合实力和企业竞争力。
10多年前,全球绿色产业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发达国家在技术储备、产业积累等方面占据优势。中国坚持市场主导、鼓励充分竞争,引导企业加速创新,推动技术快速迭代。
48小时、锁单突破6000台,上汽集团5月14日发布新款新能源车型——智己LS6,数字底盘、智慧四轮转向系统、超远距高精度激光雷达……新车型的诸多首创“黑科技”,是上汽集团十年如一日创新投入的结果。
早在2014年,上汽集团就开始智己汽车原点架构的前期预研,软件系统从1.0时代到3.0时代,智能驾驶从可用到好用,电池突破1000公里超长续航……正是靠着矢志创新、聚沙成塔,点点突破汇聚成中国整车优势。
西安隆基绿能电池工厂,智能搬运机器人往来穿梭,机械臂精准高效作业……在这里,平均0.8秒就有一片太阳能电池下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的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法宝。近5年,隆基绿能研发投入已达180亿元,研发人员超过4000名。
上海提供芯片、软件,江苏常州提供动力电池,浙江宁波提供车身一体化压铸机……在长三角地区,一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可在4小时车程内配齐所有零部件。
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已形成200多个成熟的产业集群,制造业规模连续14年居世界首位……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制造,再到销售和售后服务,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成本和效率在每一个环节实现优势集成。
“在中国,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日本《每日新闻》如是报道。
“近年来,中国新兴产业之所以在国际市场取得竞争优势,是中国企业积极创新研发、控制生产成本的结果。”泰国开泰银行高级副总裁蔡伟才直言。
中国发展新能源产业,不是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打开门谋发展。越来越多全球企业主动拥抱中国新能源产业,分享发展机遇。
4月,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其上海研发中心再升级,进一步提速在华智能化创新;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宣布,投资25亿欧元拓展位于合肥的生产及创新中心;宝马沈阳生产基地自2010年以来累计投资近1000亿元。
从有序调整新能源汽车外商准入负面清单到全面取消汽车领域外资政策限制,从引进更多新能源产业外资项目到鼓励国产新能源品牌加强全球合作,中国致力于通过高效的市场机制和良性的产业竞争生态,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一句话,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国际市场壹号平台首页,取得的竞争优势,完全靠的是“真诚+实干”:真诚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真诚地深化改革开放,真诚地促进合作共赢;实实在在地抓技术创新,实实在在地抓产品优化,实实在在地抓产业升级。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中国新能源产业促进了全球技术进步,提升了资源分配效率,创造了未来经济新增量,有力推动了世界经济增长,积极效应有目共睹。
在南非壹号平台首页,,德阿风电项目并网发电,缓解当地电力供应短缺局面;在肯尼亚,加里萨光伏电站投入运营,数万户家庭远离“电荒”……中国有序推进新能源国际合作,着力构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共赢新模式,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著。
目前,中国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报告显示,过去10年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了60%和80%,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
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完善的产供链体系和充分的市场竞争,走向世界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通过具有高质量、高效能、高性价比的产品,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今年1—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42.1万辆,同比增长20.8%。
“以前,新西兰居民不熟悉中国品牌,我们在卖车时需要做很多背景介绍铺垫,现在,越来越多新西兰居民会因中国电动汽车慕名而来。”新西兰Rotorua MG门店负责人理查德·范德恩格尔的话,生动反映出当地消费者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认识的变化。
“更多中国电动汽车品牌进入英国,不仅降低了电动汽车价格,还鼓励了行业创新,让消费者和汽车行业都受益。”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首席执行官迈克·霍斯评价说。
比亚迪ATTO3车型被英国新闻公司评选为英国2023年度最佳电动汽车,吉利几何E车型深受卢旺达消费者喜爱,长城哈弗H6新能源车型荣获巴西年度最佳动力奖项……西班牙媒体报道说,中国新能源汽车质量上乘,几乎一半的西班牙人会考虑购买中国汽车作为他们的下一辆汽车。
赞比亚光伏电站、泰国水面漂浮光伏电站、乌兹别克斯坦1吉瓦光伏项目首期400兆瓦等项目纷纷实现并网发电……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下开展新能源产业合作,长期扎根、深度融入、积极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与合作国家深入互动,通过技术转让和项目本地化普及技术进步,助力合作方培育经济新动能。
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5.1亿千瓦,中国贡献超过一半;中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2022年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减排二氧化碳约5.73亿吨,加上中国国内的减排量约22.6亿吨,合计约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减排量的41%。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有力支撑,给世界带来经济新增量。
当今世界,人类命运与共,各国不是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无论是经济学理论还是人类贸易实践,都在反复告诉我们一个事实:自由开放的国际贸易和投资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只有通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提高全球生产率,才能继续把新能源产业的蛋糕越做越大,实现各国共同发展。
在海拔高达5193米的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的高原山地上,中核萨迦30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按下“快进键”;全球首制江海直达纯电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绿水01”完成首航;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入选“全球灯塔网络”,成为全球仅此一座的新能源汽车“灯塔工厂”……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新能源产业成为中国塑造发展新动能的关键领域。
目前,全球一半以上的绿色低碳技术尚未成熟,庞大的低碳发展需求与低成本绿色技术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突出。中国新能源技术不断升级、要素禀赋结构深刻改变、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结合,并通过大规模应用显著降低了新能源产品成本,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了新路径。
把新能源产业的蛋糕越做越大,中国将始终坚持开放合作,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瑞典斯德哥尔摩,弗里哈姆嫩港口。这里坐落着蔚来汽车在瑞典的第六座换电站,一个连接斯德哥尔摩、哥德堡、马尔默三大城市的充电网络已经形成;今年1月,比亚迪乌兹别克斯坦工厂正式投产……中国汽车在与世界的深度互动中更好地发展自己,也带动全球相关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积极发展互惠贸易,不仅出口新能源产品,还大量进口保时捷、宝马等新能源整车,以及高端电动汽车的灯具、刹车系统、轮胎、减震器等零部件。此外,中国新能源产品出口主体包括大量外资企业。去年,特斯拉一家企业就占了中国新能源电动车出口份额的28.6%。正如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所言:“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共同发展。在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进程中,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领域蕴藏着海量市场需求,这将是各国发展的共同机遇。”
经历新冠疫情等重大事件,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各国之间存在产业竞争和贸易摩擦不可避免,但诉诸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炮制出所谓的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论”,为保护主义提供借口,限制中国新能源产品出口,只会造成世界新能源产业发展延缓、新能源技术进步步伐放缓和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进程迟滞。
一个竞争有序、效率更高、容量更大、创新迭出、高度联通的全球市场,将为各国提供不断扩大的增量空间,让所有国家都能从中受益。
“心合意同,谋无不成。”全球新能源产业方兴未艾,孕育着大海般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将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实现自身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坚定不移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和国际合作,为各国共同发展创造更多机遇,为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和改善全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金社平)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超过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我们种植的是‘捷麦19’‘沧麦6002’,最高亩产已超过300公斤。”后仙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刘玉锁说,“‘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这首民谣道尽了我们过去在盐碱地里种粮的艰难。如今,科技引领让‘盐碱滩’蝶变‘米粮川’。”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36130亿元,同比增长8.3%。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多元化投入格局加快构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为研发经费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禁食或运动期间,免疫细胞(红色)迁移至胰腺并刺激产生胰高血糖素的细胞(橙色)来调节血糖,其中细胞核以蓝色显示。这表明免疫细胞不仅是抵御威胁的“战士”,还能像应急响应人员一样,在必要时介入确保机体的能量供给。
1月14日,上海豫园灯会蛇年吉祥灯笼成网红文创伴手礼,其可爱的造型吸引众多游客购买。在十二生肖中,很少有谁拥有同蛇一样复杂的象征意味,兼具毁誉参半的双重文化色彩。秦汉以后,我们祖先对蛇的热情也并未减少,但属于蛇的正面形象的意蕴更多地被投射到龙身上。
冰岛基因解码公司科学家完成了一项重要研究。他们绘制了一份人类基因组完整改组图谱,即详尽的人类DNA在生殖过程中混合方式的地图。
考古人员在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城头山镇的李家岗遗址,发现彭头山文化时期“古稻田”遗迹,这将长江中游早期稻田的出现时间提早到距今8000多年。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大气科学进展》上发布2024年全球海温变化研究报告:2024年全球海表平均温度、海洋上层2000米热含量再一次达到了人类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壹号平台首页,。
日前,新疆农业大学科研人员李德强所在的研发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可注射水凝胶,并将其用于抗癌药物的负载,可显著降低药物副作用。
呼吁更多的人转变观念,认识到从“能用”到“多用”再到“好用”的国内装备自主可控,对于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意义重大。
记者21日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获悉,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7919万吨,比上年增长4.3%。其中,精炼铜、电解铝产量分别达1364万吨、4400万吨,同比增长4.1%、4.6%。
《自然·医学》杂志21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一种手术植入的脑机接口系统能通过精准侦测和解码瘫痪患者的神经元活动,转为“手指动作”,使其可在电子游戏中自如驾驶虚拟四轴飞行器。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李健带领团队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工作压力正在成为许多“打工人”的睡眠质量“隐形杀手”。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林容周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软电子制造方法——粒子吞噬打印。
复杂的人体系统内,细胞活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运输氧气、吞噬细菌、传递神经信号……要想保证这些细胞各司其职、井然有序,离不开一位特殊的“指挥官”——非编码小RNA(核糖核酸)。
日前,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应用”“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研发应用”。
经过数月的延迟,寒冷的拉尼娜气候模式终于出现在热带太平洋东部。虽然它降低了全球平均气温,但也增加了部分地区出现干旱和强降雨的风险。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江左其杲及其所在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欣海及国外合作者,从欧亚大陆其他地区的大量豹属化石记录中识别出了稀有的雪豹化石记录,从而揭示了雪豹特殊的演化之路。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天文学家团队使用大型双筒望远镜干涉仪,在红外波段捕捉到了迄今为止最清晰的活动星系核(AGN)图像,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上。
2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位于合肥“科学岛”上的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取得重大成果,成功实现了上亿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