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壹号娱乐环保精工设备有限公司官网!

壹号娱乐·(中国)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20-88888888

壹号娱乐,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2-20 01:50浏览次数:818

  改革亮点:中国石化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加快构建“热氢风光”新能源产业体系,稳步推进新能源体制机制改革,一体化优势获取资源成效明显、科技创新活力显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高效。

  中国石化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星公司”)作为中国石化集团新能源专业公司,坚持以打造“技术先进、治理现代、质效一流、引领未来”的现代新能源企业为目标,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加快推动“热氢风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在“端牢能源饭碗”中展现担当和作为。

  新星公司按照战略发展定位,优化顶层设计,通过系统性重塑组织架构赋能增责,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治理效能。

  实施结构化重塑。在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旗下,注册成立新星新能源有限公司、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同步设立机关部门和分公司,新公司与新星公司“一套人马、三块牌子”一体化运行。按照现代企业建设要求,建立权责清晰的治理架构,规范授权权限,完善公司章程,形成定位清晰、权责对等、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保障各业务链条高效运营壹号娱乐,。

  实施专业化整合。按照“专业化发展、市场化运营”原则,加快优化整合地热、绿氢、绿电主营业务壹号娱乐,。地热业务以绿源公司为平成公司内部地热业务整合前期工作。绿氢业务新设立氢能管理部,西氢东送公司股权转让进入股份公司。新增规模化绿电项目以新星新能源公司为主体开发,签署了股份公司首个用户侧储能投资项目合同。

  实施精炼化压减。针对近年来境内外新能源法人需求大幅增加的痛点问题,一方面严控增量,确保新设法人质量、数量、层级与产业发展有机匹配;另一方面存量应压尽压,结合境内外各国、各地政策法规属地化要求,将境外法人压减与税务筹划、融资策划、风险隔离、专项治理等功能有机融合,通过工商注销、清算、股权转让等多种方式,大力压减境外无实际业务和亏损子企业。

  面对资源在外、市场在外、政策在外的现实困难与挑战,新星公司有效发挥集团公司“投资、保供、消纳、需求”整体优势,主动跟进集团公司重大产业落地进程,紧抓重点项目建设“牛鼻子”,打造新能源产业发展新优势。

  地热业务持续领先。充分发挥“中国石化新星地热”品牌优势,通过与政府签订战略框架协议、招拍挂竞标等多种方式,先后获取20余个优质地热田的独家开发权。加大矿权申办力度,同时积极创新模式,采取控股合资公司、排他性开发等方式,成功解决了一些遗留问题,有效应对政府矿权新的政策取向。在筑牢存量市场、确保年5%自然增长的基础上,统筹优选市场和项目,开发资源禀赋好、风险系数低的项目,地热领域行业领先地位持续巩固。

  绿电业务初具规模。在集团公司统筹协调下,新星公司积极联合系统内兄弟企业,协同获取一批规模化绿电项目。积极参与地方风光电集中竞配,获取壹号娱乐,了新疆、山西、广西等地一批百兆瓦级以上重点规模化光伏项目和陕西50兆瓦风电项目,“一体化”获取资源机制成效突出,古雷石化、九江石化、洛阳石化等一大批吉瓦级绿电配套项目加快推进,为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重点领域取得成效。紧抓一批单项超百万平方米级优质地热(余热)项目建设,地热供暖能力向亿平方米级迈进,创造了年新增超2000万平方米的历史新纪录;咸阳地热发电综合集成实验示范项目并网发电,实现地热发电“零”的突破。强化信息化智慧化建设,推广“无人/少人值守+巡检”运维模式,推进地热单位供暖面积付现成本同比下降0.2元,地热业务质效明显提升。

  面对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创新相对较少,技术进步滞后于产业发展的矛盾,新星公司聚焦市场和生产需求,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和技术攻关,把科创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按照“科技攻关+生产支撑+平台建设”三个维度,统筹谋划地热业务整合和持续响应建设雄安新区号召,组建雄安分院,促进研、产深度结合。推进重点科技任务清单项目“里程碑”考核,开展“揭榜挂帅”,推行“五天无会”制度,制定科技成果奖励、成果转化效益分享等改革激励政策。2024年新增授权专利28件壹号娱乐,,软件著作权4件,45项科研项目有序推进,成果应用转化率达到70%。

  加速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建立科技与市场联动机制,在自主攻关形成地热勘探、开发、井筒、利用、回灌、信息化等“六大技术”体系基础上,围绕地热田精细评价与高效开发、大规模绿电智能化运维、万吨级绿氢项目工程技术等难题开展攻关,集团氢能重大专项“十条龙”课题成功出龙,攻关开发了光伏波动性电源制—储—输—用氢智慧控制技术。

  推进高能级创新平台创建。充分发挥国家地热能中心、能源行业地热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冰地热技术研发合作中心、中国石化地热重点实验室“四个平台”优势,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产学研结合、上下游协同的创新体系,成功牵头获批“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累计发布行标62项(其中公司牵头18项),地热开发“U型井”、单井换热商业化等项目投入运行,在新能源科技竞争中抢得先机、占据主动。

  用人机制、激励机制、风控机制等是提升企业活力、效率的关键环节。新星公司聚焦市场化体制机制改革难点痛点,动真碰硬,精准发力,在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一系列进展。

  深化“三能”机制改革。根据业务需要及个人特长动态调整匹配岗位,妥善安置涉改革人员,实现员工“能进能出”;持续完善竞争性选拔考核任用机制,落实末等调整与不胜任退出,2024年考核下调中层干部职级的比例超过5%,做到干部“能上能下”;强调“业绩+贡献”多劳多得绩效观,建立工效联动机制,实现薪酬“能高能低”。2024年中层领导干部收入差距最高达到2.5倍,且差距呈现逐年加大趋势。

  优化资源配置机制。持续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开展各单位互派实岗锻炼,解决结构性缺员和阶段性冗员问题。超前考虑新能源业务重心由投资建设向生产运营转变的实际,制定“AB岗”方案,采取“不离现岗+对口支援”方式,在供暖季将各级机关管理骨干转到基层一线从事生产运营工作,既提高了劳动效率,也为新项目开发与运行结构调整做长期准备。

  强化风险管控机制。针对“热氢风光”新能源业务全新特点,综合分析评估风险,完善重点监管安全风险清单,逐级落实承包制,深化完善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双防机制,推进年度隐患项目排查治理;开展新能源业务安全风险防控自查等专项整治、消防隐患排查,实现投资项壹号娱乐,目合法合规论证全覆盖,有效防范各项风险。

020-88888888